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杰出校友罗二平教授:把氧气送上高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1-19 】

(记者 郭诗梦 通讯员 张语桐 何嘉华)1月3日,在空军军医大学低压舱实验室里,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罗二平正在测试自己团队研制的抗缺氧系列装备。

罗二平是空军军医大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的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原抗缺氧系列装备的研究。

1998年,罗二平第一次到昆仑山调研。“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员由于经常缺氧导致身体不适,我的内心不由得一紧。”罗二平回忆说,“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空气密度约为海平面的50%,导致人们吸入的氧气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正常人初到高原,往往会出现头痛恶心、胸闷气短等急性高原反应,常年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更是苦不堪言。”

“身为科技工作者,我必须要解决这个国际性的科研难题。我有这个责任。”罗二平暗下决心,瞄准全新的科研领域,“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难,我也要把便携式抗缺氧装备研制出来,让大家在高原随时随地能吸上氧。”

在高原高抗缺氧专业领域内,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如何缩小制氧设备。刚开始进行研究时,罗二平将低压舱设备的门开了一次又一次,实验数据记录了一沓又一沓……找不到破解高原抗缺氧这道难题的方法。

科研的精髓在于创新。如果不再执着于如何制氧,转攻新的抗缺氧研究方向呢?一天深夜,灵感突然浮现在罗二平脑海中。

“高原氧气少,但占空气的体积百分比没有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风压、风量来增加单位体积的空气,氧气也会随之增加。”就这样,跳出传统思维的罗二平,将攻关方向从制氧转为增氧。

于是,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局部加压增氧”的新方法:以空气为原料,无须制氧,通过提高局部空气的压强,增加人体的呼吸通气量,达到增加机体氧气吸入量的目的。罗二平由此研制出首台便携式增氧呼吸器。

“但是,第一次实地试验却以失败告终了。”罗二平回想起2002年带领课题组到西藏的米拉山时进行试验时的情景,“那里的人戴上我们研制的呼吸器后,胸闷气短、心悸头痛的现象没有丝毫改变。”

罗二平发现,高原地区温度很低,在低压、低氧情况下,普通电机的工作效率会变低,导致风压降低、风量减小。

经过试验,罗二平将便携式增氧呼吸器上的普通电机换成磁悬浮离心电风机。在功率不变的前提下,磁悬浮离心电风机的转速与普通电机相比显著增加,风压和风量也大幅提升。

随后,罗二平又组织课题组改进了气流通道,优化了结构,重新设计了模具,并采用“模块化可分离电源”技术,最终研制出重量仅370克,体积只有水壶一半大小,可连续工作10个小时的便携式增氧呼吸器。

不久后,罗二平带着这个最新的便携式增氧呼吸器再次到米拉山。

戴上增氧呼吸器后,因缺氧导致的头痛、心慌症状随之消失,大家激动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截至目前,已有2万余台便携式增氧呼吸器被送到高原地区有效降低了当地工作人员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

罗二平把氧气送上高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机载制氧机、车载制氧机、弥散式富氧机……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陆续研制出了多款高原抗缺氧防护装备。

“我是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力指导学生在高原制供氧领域及相关新兴领域加强研究力度,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目前,罗二平已为国家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51名,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已经年过花甲,罗二平却依旧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我要把充足的氧气送上高原。”谈及未来科研方向,罗二平信心满满地说。

关闭

Baidu
sogou